端午节过去大半个月,一天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天中午,同事们围坐在一起吃饭,欢声笑语中,一位同事感慨道:“下次再要吃传统食品,怕是要等到中秋了。”
我立刻提醒道:“不用等到中秋,六月六的时候也可以吃炒面。”
话音刚落,周围几个年轻的同事纷纷投来疑惑的目光:“炒面还要到六月六吃?马路边的小饭店天天都在卖炒面,哪里需要等到六月六呀?”
“六月六吃的炒面,不是面条形状的那种炒面,是把面粉干炒后,再加入糖和水搅拌搅拌做出来的炒面,是粉色的,你们真的没吃过吗?”
“哦,想起来了?!焙臀乙谎?span>80后,还有几个70后的同事立刻反应过来:“是的,六月六,吃炒面?!?/span>
多么暴露年龄的一样传统食品呀!
呼唤起多少少年时期的回忆??!
我能回忆起的吃炒面的情景,肯定都是在潮湿闷热甚至下着雨的某个夏日午后,老妈用蓝边碗搅拌出一大碗炒面,我边吃还要边喝水。
我问老妈,为什么吃炒面的时候老是会下雨。老妈说,这是因为六月六小白龙探母,所以天上会下雨。
我问老爸,为什么要吃炒面呢?做成大饼馒头不是更好吃吗?老爸说,以前的人穷,逃荒的时候带其他吃的容易坏,炒面能放很长时间,且携带着方便,吃起来也容易,加点水和糖搅拌一下就能当一顿饭吃。
过了一个周末,一位年轻的同事上班来的时候带来一袋浅粉色的面粉,告诉我们她们小区门外有一位年纪看上去起码八九十岁的老奶奶在卖这种炒面,老人家说她每年六月六的时候都会出来卖炒面。
让我们现在这些80后、90后炒面粉,是不可能的,难度系数太大。买来现成的面粉了,做一碗炒面,还有何难度?吃完午饭大家直接动手,集体回忆一下童年。
原以为会很简单,不过就是加面加水加糖,然而实操的时候却发现,水一冲下去,面粉先是“噗”地腾起一阵细雾,接着迅速聚拢成倔强的小疙瘩,勺子搅动时发出‘沙沙’的摩擦声,费力地想让它们化开只好多加水,然而水加多了就会成米汤样,不是随便配比就能整出一碗类似膏状的炒面。而且,最终成功的时候,这碗炒面也不是粉色的,而更偏向是棕色,而且还有一种奇怪的焦香味??蠢醇且浠崞燮耍俏业挠啄昙且涓疵娑屏艘徊忝篮玫穆司怠?/span>
大家纷纷尝了尝,都感叹是又面又沙但同时又甜又香又软。
真是一种奇怪的口感,真是一种快被遗忘的食物!